“宣威特色農業”入選品牌強國優選工程成員單位
在云南東部的宣威市羊場鎮,有一塊名為胡家村的土地,曾是普通不過的丘陵農田。如今,它已成為當地農業產業化的新名片——“宣威特色農業”。背后的推動者,是由自然人李樸瓊創立的宣威市樸瓊農業科技有限公司。這家扎根農村、立足田間的企業,從不打“空頭口號”,只專注一件事:把田地管好,把農產品賣好。
這不是一個從資本市場空降的農業項目,而是一段從土地深處萌芽的實踐。早在2016年,李樸瓊便在胡家村建立了“瓊懷種植養殖基地”,起初不過幾十畝地、幾間簡易棚,如今已發展為占地近500畝的多元農業綜合體,種養一體,冷鏈倉儲、初加工、銷售配套完善,年末資產規模超過1100萬元。
近日,“宣威特色農業”經過資質審核、輿情監控等層層篩選,成功入選為品牌強國優選工程農業行業優選成員單位,企業信息錄入品牌強國優選工程數據庫,在權威平臺向公眾展示品牌形象。
優選工程以征集、遴選成員單位、行業典范企業為主線,旨在打造專業性、國家級、國際化自主品牌推廣平臺,發揮品牌引領作用,樹立新時代中國自主品牌形象。
在宣威這個以火腿聞名的傳統農業縣市,做農業并不稀奇。但能在短短數年內,從一個村落種植基地成長為曲靖市級農業龍頭企業的,屈指可數。“宣威特色農業”之所以特別,正是因為它把一件傳統的事——種菜養殖,做出了新的方法。
樸瓊農業基地分為蔬菜種植區、薯類區、果園區和養殖區,大棚30畝,種植和收購范圍達450畝,配有2畝冷鏈倉儲區域,用以延長蔬果新鮮度,提升出村產品的運輸半徑。品種不求稀奇,但注重適配本地氣候和市場需求,糧、豆、果、菜樣樣有,“長在地里,也能走進城里”。
2022年,公司正式更名為“宣威市樸瓊農業科技有限公司”,不僅名稱里多了“科技”二字,布局上也更趨系統化。同年,企業被認定為宣威市級龍頭企業,2023年進一步晉級為曲靖市級龍頭企業。這不是靠包裝出來的頭銜,而是靠基地里每一批出貨、每一畝產量,和對當地農戶、村集體帶來的實際收益換來的認可。
在“宣威特色農業”的模式中,看不到炒概念的熱鬧,卻能看到對細節的執拗。從冷庫的溫控管理,到機械設備的維修調度,再到食品銷售的合規運營,每個環節都由團隊自己主抓。更難得的是,公司并不盲目擴張,而是以“穩扎穩打”為前提,將現有土地、設施、合作農戶協同起來,形成內部良性循環。
未來的農業,不一定需要高調的顛覆者,但一定需要像“宣威特色農業”這樣踏實的建設者。他們不在意喊出多響亮的口號,只關心能不能讓莊稼更值錢、農民更安心、土地產出更多樣。李樸瓊和他的團隊,也許不會成為媒體追捧的“農業網紅”,但在胡家村,他們已經成了真正的“地頭英雄”。
宣威的農業,在悄悄長出一種新可能,而這種可能,叫做“樸勤模式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