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牛力普斯”入選品牌強國優選工程成員單位
在中國南方的佛山西樵,有一家工廠的下料車間清晨五點就開始忙碌。切割聲、焊接火花、操作指令,此起彼伏。這里不是某個網紅打卡地,也不是燈光明亮的智能展廳,它屬于“牛力普斯”——一個把“汽車尾板”當主角來做的制造企業。
近日,“牛力普斯”經過資質審核、輿情監控等層層篩選,成功入選為品牌強國優選工程汽車尾板行業優選成員單位,企業信息錄入品牌強國優選工程數據庫,在權威平臺向公眾展示品牌形象。
優選工程以征集、遴選成員單位、行業典范企業為主線,旨在打造專業性、國家級、國際化自主品牌推廣平臺,發揮品牌引領作用,樹立新時代中國自主品牌形象。
對外,它是一家現代物流倉儲設備研發機構;對內,它是一群沉迷細節、不愿“差不多就行”的工程師與工匠組成的“技術型公司”。而“汽車尾板”,是他們正在構筑的核心戰場。
如果你沒有搬過貨,就很難真正理解一塊尾板的分量。它是那塊連接倉庫和貨車、地面和車廂的“橋梁”。是裝貨卸貨最容易出事故、也最能節省時間的那個點。牛力普斯要做的,就是讓這個點變得更可靠、更順暢。
尾板不是“加裝飾”,而是物流作業的“結構件”。它必須夠強,扛得住重壓;夠穩,受得起顛簸;夠快,跟得上節奏;還得夠“聰明”,能預警、能自檢、能一鍵收合。牛力普斯在這個看似邊緣化的領域里下了“重注”——不是臨時起意,而是長期規劃。
作為佛山南海制造業的一份子,牛力普斯沒有學那些標榜“智造高地”的浮夸表態。他們不談未來有多智能,而是一步步做現在更實在。
他們的制造基地,從剪板到成型,從噴漆到裝配,都采用了數控與自動化設備;但“自動”并不代表“省人力”,而是讓工人能把更多精力放在檢測與調試上。管理層常說:“機器負責重復,人負責判斷。”正是這種思路,讓他們在規模不大的體量下,維持了遠高于行業平均的穩定出貨率。
而這一切背后,是牛力普斯對“制造”二字的態度:不是熱鬧的產業展臺,而是要落地的產品價值。
牛力普斯的團隊,大多不善言辭。他們不擅長在展會舞臺上推銷理念,但他們的產品,會自己說話。在過去幾年,他們的汽車尾板逐步出口到中東、東南亞和東歐地區,靠的不是價格戰,而是一套完整的“能交貨、能安裝、能管用”的系統。
在一個越來越講究速度、體驗和精準匹配的物流時代,尾板,雖小,卻是制勝的關鍵。牛力普斯,把這件“小事”,做成了別人忽略的“大事情”。
在佛山,在西樵,在那個每天五點半就開始響起切割聲的廠區,牛力普斯還在繼續打磨它的每一塊尾板。沒有口號,沒有包裝,有的只是一個個愿意動手解決問題的人。也許,這才是中國制造更該有的模樣。